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厦门市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7:21:00  浏览:952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外汇管理暂行办法
厦门市人民政府


国家外汇管理局2000年3月14日批准


第一条 为了促进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边境贸易外汇管理暂行办法》和《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及其他外汇管理法规,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以下简称“交易市场”)系指经国家批准在厦门市同安区大嶝岛专门设立的用于开展对台民间小额商品交易活动,并实行封闭管理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对台小额贸易企业”系指经厦门市贸发委批准有从事对台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
第四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台湾贸易机构”系指来自台湾地区(含金门、马祖等)的贸易机构。
第五条 对台小额贸易企业应当在厦门市贸发委批准其从事小额贸易经营权之日起30日内到外汇局厦门分局登记备案,凭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及厦门市贸发委的批准件领取《对台小额贸易企业外汇登记证》(以下简称《外汇登记证》)。
第六条 对台小额贸易企业与台湾贸易机构进行对台小额贸易时,可以以可兑换货币或者人民币计价结算。
第七条 对台小额贸易企业开立外汇帐户需经过外汇管理部门批准,并持“外汇帐户开户批准书”和“外汇登记证到当地同一家外汇指定银行开立一个可兑换货币的外汇帐户(帐户前应加代码“T”),并于帐户开立后15日内持回执到外汇管理部门备案。该帐户的收支范围只限于对台? 《钌唐访骋紫钕碌耐饣闶崭叮坏糜肫渌嘈偷耐饣阏驶Щハ嗷坏糜肫渌胀ǘ酝饷骋淄饣阏驶Щ煊谩6蕴ㄐ《蠲骋灼笠挡坏迷谧⒉岬匾酝獾耐饣阒付ㄒ锌⑼饣阏驶А? 第八条 对台小额贸易企业经常项目下外汇收入经外汇局核定可保留外汇,其结算帐户的最高金额由外汇局根据企业申请和具体情况核定。外汇指定银行收到超过企业外汇结算帐户最高限额部分的外汇,可以先行予以入帐,并自超过限额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企业办理结汇;企业逾? 诓话炖斫峄愕模饣阒付ㄒ杏ο蛲饣憔直ǜ妫赏饣憔衷鹆钇笠蛋凑展娑ò炖怼? 第九条 对台小额贸易企业以买断方式从台湾地区进口货物,并通过海关监管的交易市场专用仓库销售给交易市场内的零售商的,由对台小额贸易企业持下列与支付方式相应的有效凭证和有效商业单据先从其外汇帐户中支付,企业外汇帐户余额不足时,可持下列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向
外汇指定银行购付汇:
㈠进口合同;
㈡进口付汇核销单;
㈢起运国(地区)为境外、贸易方式为“对台小额贸易”(4039)、加盖海关“验讫章”的正本进口货物报关单。
㈣相应结算方式和贸易管理方式要求的其它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
购付汇申请人必须与进口货物报关单上注明的经营单位、进口合同的买方一致。
从专用仓库提取货物的交易市场内零售商不得购付汇,只能向对台贸易企业支付人民币。
第十条 外汇指定银行应按照本暂行办法为对台小额贸易企业办理结汇、售汇及结算业务,并按照规定审核相应的有效凭证和有效商业单据。外汇指定银行应按照本办法监督对台小额贸易企业外汇帐户的使用。
第十一条 交易市场内的零售商和自然人之间的交易不得以外币计价结算,只能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市场内的企业与市场外企业的非贸易结算应当使用人民币,不得以外币计价结算。
第十二条 对台小额贸易中的外币现钞提取、结算应当按照《境内机构外币现钞收付管理暂行办法》办理。
第十三条 对台小额贸易企业如通过交易市场向台湾地区出口商品或从台湾进口商品应当按照《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和《贸易进口付汇核销监管暂行办法》办理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手续,并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办理国际收支申报。
第十四条 外汇指定银行可凭“台湾当局”有关有效证明、合同等,为台湾地区贸易机构开立可兑换货币结算帐户或人民币帐户;该帐户仅限于对台小额商品贸易结算。
台湾地区贸易机构的可兑换货币结算帐户余额可以结汇或者汇出;人民币结算帐户余额只能在交易市场使用。
外汇指定银行可以凭台湾同胞有效身份证明为来交易市场从事小额贸易的个人开立可兑换货币或人民币储蓄户。
第十五条 外汇指定银行应当按照本暂行办法为台湾地区贸易机构办理可兑换货币结算帐户或人民币结算帐户的开立并监督收付,于每月5日前向当地外汇局报告帐户的使用情况。
第十六条 对违反本暂行办法规定的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或者其它外汇管理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 本暂行办法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厦门分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0年4月12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修改《天津市商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2004年)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商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决定


(2004年6月2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4年6月30日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53号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天津市商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2年市人民政府令第54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六条修改为:“商场的电工、焊接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操作工及从事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经公安消防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将第十条第一款删除。

三、将第十七条修改为:“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商场,应按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如期消除火灾隐患。”

本决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商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重新公布。


浙江省邮电通信管理条例(已废止)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浙江省邮电通信管理条例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邮电通信管理,保障邮电通信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邮电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区域内的邮电通信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发展邮电通信事业应坚持“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支持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加快本省邮电通信设施的建设,提高邮电通信能力。
第四条 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省邮电管理局是主管全省邮电通信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并监督本条例的实施。
市、地、县邮电局是本辖区主管邮电通信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本条例在辖区内的实施。
邮电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通信工作实行行业管理。
第六条 维护邮电通信畅通,保护邮电通信设施,是公民的义务。对违反邮电通信管理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或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章 邮电通信建设
第七条 各级邮电部门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邮电通信发展规划,报请所在地人民政府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
第八条 邮电部门应合理设置分支机构、邮亭、报刊亭、公用电话亭(箱)、邮筒(箱);在较大的车站、机场、码头、港口、宾馆、住宅区设置公用邮电营业点;城镇主要街道根据条件设置昼夜服务的公用电话。
第九条 城镇新建公共建筑物和住宅楼需要安装电话的,建设单位应按邮电通信管线的设计标准,在建筑物内部预埋邮电通信管线。住宅楼各单元底层应安装与住户室号对应的标准信报箱。上述设施的费用应列入该建设项目投资总额。重要工程初步设计审查和设施竣工验收应通知邮电
部门参加。
住宅楼未安装信报箱的,产权单位应予补设。
第十条 城镇改建地区的邮电通信发展规划,应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改建规模,统一纳入城镇改建规划。
第十一条 邮电部门建设邮电通信线路,应根据邮电通信发展的需要,逐步铺设地下管线。
第十二条 新建住宅区、较大的车站、码头、机场及大型企事业单位,应根据邮电通信发展的需要,预留邮电通信设施建设位置或提供邮电通信工作场所。
第十三条 新建或改建道路、桥梁、隧道、地下通道时,邮电部门应根据邮电通信发展的需要,与有关部门会商同步建设邮电通信管道或预留建设位置。
第十四条 修建邮电通信设施确需拆除其他建筑物或者改变其原结构的,邮电部门应事先征得有关单位同意,并负责拆建、修复或予以经济补偿。
第十五条 除救灾、抢险等紧急情况外,邮电部门需要在桥梁、隧道、地下通道、港口、机场、人防工程及其他建筑设施上附设(挂)邮电通信线路的,应征得建筑设施管理单位同意。被附设(挂)邮电通信线路的建筑设施不需要改变结构或不影响使用的,邮电部门可不支付费用。
第十六条 邮电通信设施附设(挂)在其他建筑设施上的,该建筑设施需要拆迁或改建时,由邮电部门自行迁移,建设单位应提供方便。
第十七条 电力部门应确保邮电通信的电力供应。邮电部门应自备应急电源。
第十八条 除因有特殊需要设置专用通信设施的部门外,其他部门应当尽量利用邮电通信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九条 鼓励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个人与邮电部门采取联合投资、联合建设等形式,发展邮电通信事业。

第三章 邮电运输的社会保障
第二十条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单位,负有载运邮件的责任,保证邮件优先发运,并在运费上予以优惠。
第二十一条 邮电部门委托运输单位运送邮件,应与承运单位签订运邮合同,双方共同遵守。
承运单位在运邮过程中,应确保邮件的安全。
第二十二条 邮件增多超出正常运输计划时,邮电部门应提前向运输单位办理加车(船)托运,防止邮件积压。
承运单位因故临时停运或改变运行(飞行、航行)时间、停靠位置时,应及时通知邮电部门。未按规定预报,造成邮件积压的,由有关运输单位组织疏运。
第二十三条 邮电部门在车站、机场、港口、码头转运邮件,有关运输单位应统一安排装卸邮件的场所和出入通道。
第二十四条 执行职务的邮电工作人员和邮电专用车辆通过道路、桥梁、渡口、隧道时,有关方面应优先放行。
执行职务的邮电专用车辆,凭公安机关核发的通行证,可以不受禁行路线或禁止停车地段的限制。
第二十五条 执行职务的邮电工作人员和邮电专用车船在运递邮件途中有违反交通规则行为需要处理的,有关部门应先予以纠正或记录,及时放行。违章人员事后应主动到有关管理部门接受处理。

第四章 邮电通信设施的保护
第二十六条 邮电通信设施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破坏。
第二十七条 邮电部门应加强对邮电通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邮电通信设施遭到破坏或损坏时,应及时组织修复,保障邮电通信的畅通。其他有关部门应予以配合和支持。
第二十八条 邮电通信设施包括:
(一)邮电局(所)、邮政转运站、报刊门市部(销售亭)以及其他办理邮电业务的场所;
(二)邮亭、邮筒(箱)、邮电标志牌、邮电专用车船以及其他邮电设备和用品;
(三)公用电话亭(箱)、通信线杆、电缆、管道、微波站、线务站、增音站、电信巡房以及其他电信设施。
第二十九条 禁止在邮电局(所)和邮筒(箱)、公用电话亭(箱)周围设摊、堆积杂物以及进行其他妨碍邮电通信的行为。
第三十条 建筑物内的邮电通信管线和建筑物附设的信报箱等邮电通信设施,未经邮电部门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占用或移作他用。
第三十一条 因建设需要拆迁或改建邮电通信设施的,建设单位应事先与邮电部门协商,落实迁移场所,并承担相应费用。
第三十二条 安装、使用可能危及邮电通信设施安全或对邮电通信有干扰的线路、设备,有关单位应事先与邮电部门协商,并按国家规定标准落实技术安全措施,承担相应费用。
输电线路需要与邮电通信线路交越的,应保持规定的距离,确保邮电通信线路的安全。
第三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国家规定的邮电通信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进行钻探、堆物、开挖、砍伐、建筑等施工作业。确需施工的,应事先与邮电部门协商;可能危及邮电通信设施安全的,在采取必要技术安全措施后方可动工;施工时,邮电部门可派员监护。
第三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专用邮电通信线杆上架设其他设施。确需架设其他设施的,应事先征得邮电部门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五条 邮电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对地下、水下通信电缆等隐蔽邮电通信设施和天线杆塔等高空邮电通信设施,设置明显、牢固的标志。
严禁在设有水下通信电缆标志的水域内抛锚、拖锚、挖沙以及进行其他可能危及水下通信电缆安全的作业。
第三十六条 在微波通道净空控制范围内,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新建影响邮电通信的高层建筑物。
在微波通道净空控制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规划确需新建高层建筑物的,除经城建规划部门批准外,还应事先征求邮电部门的意见。有争议的,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三十七条 绿化植树与邮电通信线路应保持规定的距离。架设邮电通信线路应注意保护树木。邮电通信线路安全可能受到树木自然生长影响的,管护单位或个人应及时修剪。对危及邮电通信线路安全的树枝,由邮电部门会商有关部门修剪,被修剪的树枝不予补偿。
第三十八条 除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指定的收购单位外,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回收邮电通信器材。

第五章 邮电通信的经营管理
第三十九条 邮电工作人员应忠于职守,廉洁奉公,遵守职业道德,坚持文明服务、优质服务。
第四十条 邮电局(所)应在营业窗口公告营业日和营业时间、经营的业务种类及资费标准,在邮筒(箱)上标明开取频次和时间。需要改变营业时间、业务种类或信箱开取频次的,应经上级邮电部门批准。
第四十一条 邮电局(所)不得擅自停办国家和省邮电管理部门规定应办理的邮电业务。因不可抗力或特殊原因需要暂时停止或减少办理部分邮电业务的,应经上级邮电部门批准。
第四十二条 邮电局(所)不得收寄禁止邮寄的物品。发现违禁物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 邮电部门应按照省邮电管理局规定的时限投交邮件、电报,并按收件人地址、信报箱号码准确及时地投递。
用户单位新建、合并、撤销或迁址的,应及时通知当地邮电部门,避免造成邮件、电报的延误。
第四十四条 邮电部门受理安装电话、用户电报、传真等申请,应根据机线条件、先后顺序在规定期限内予以安装,并提供维修服务,保障邮电通信的畅通。
第四十五条 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邮电部门可以按有关规定开办地方性邮电业务,所收费用用于当地邮电通信建设。
地方性邮电业务的资费收取标准,应报经当地县级以上物价、财政部门批准。
第四十六条 邮电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无故拒绝办理、拖延办理或违章办理邮电业务;
(二)收取规定外的费用或收受用户馈赠;
(三)刁难用户或勒索用户财物;
(四)损坏或丢失经管、投递的邮件;
(五)利用邮电专用车船违章夹带邮件以外的物品;
(六)其他违反邮电法律、法规、纪律的行为。
第四十七条 邮电通信服务应接受社会监督。邮电部门应设置监督电话和用户意见箱。对用户意见要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用户。
第四十八条 邮电业务由邮电部门统一经营。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非邮电部门不得经营信件及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物品的寄递业务,不得经营公用电信业务。
邮电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委托其他单位或个人代办公用电信业务和代售邮票业务。
非邮电部门不得使用“邮电”字号设立商店、工厂、服务部等。
第四十九条 专用通信设施需要进入公用通信网的,应符合进网标准和有关规定,并经邮电部门核验。设置专用通信设施的单位应承担相应费用。
用户自行购置的通信设备要求进入公用通信网的,应符合进网标准,并经邮电部门核验。邮电部门应向用户提供有关技术咨询服务。

第六章 奖 惩
第五十条 对有下列事迹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或邮电部门给予奖励:
(一)协助邮电部门维护、抢修邮电通信设施,保护邮件安全,作出显著成绩的;
(二)发现破坏邮电通信设施行为或利用邮电通信设施从事违法活动,及时制止或检举报告的;
(三)发现邮电通信设施隐患及时报告或排除险情的;
(四)在邮电通信设施科学研究中有发明创造的;
(五)在邮电通信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或在邮电通信服务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以及其他人为因素损坏邮电通信设施的,应责令其停止侵害行为,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退还收寄的信件、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和收取的资费,并处以罚款。
第五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邮电部门予以处罚:
(一)伪造邮电专用标志、邮电标志服、邮电专用品的,处以一千五百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有关物品;
(二)以营利为目的,擅自仿印邮票图案或印制带有“中国人民邮政”字样的明信片和集邮品的,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并没收非法所得和物品。
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对邮电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邮电部门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的决定的,处罚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破坏、盗窃邮电通信设施的;
(二)明知是偷盗的邮电通信器材而非法收购的;
(三)毁弃、隐匿或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
(四)妨碍邮电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
第五十六条 邮电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第五十七条 邮电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没收非法所得外,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毁弃、隐匿、私拆、盗窃邮件、电报的;
(二)贪污、挪用、冒领用户款项或勒索用户财物的;
(三)利用工作之便走私、投机倒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八条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邮电管理局解释。
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自一九九○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1990年7月14日